第(2/3)页 看着张老汉搀着满脸是血的老妇人离开,旁边围观的县民才低声议论了起来。 “那天我亲眼看着二花被黄家家丁硬拉回别院的,可惜了……” “别看那冷县令长得标致,没想到也是个跟黄家一路的,呸!” “老张家真是倒霉。” “呵,咱们平安县,倒霉的人还少了?” “嘘……让人听见,当心你也要倒霉!” “倒霉就倒霉,我实在是不安心,必须去县衙看看!” “对,走去看看!” “去看看去!” 乡民心头的那小火苗忽然被燃点起来,众人聚在一处,颇有声势地也往县衙门口去了。 人群里,一个少年忽然勾了勾嘴角。 “哎,小兄弟,看你可有点眼生呢?”少年身边的人突然间拍了拍他的肩膀。 少年瞬间收敛起嘴角的笑意,换上了一副怒气冲冲的模样:“我是旁边三义镇的人,今天来这边串亲戚,没想到就碰上这么档子事。光天化日的,这平安县就没天理了不成?” 少年的嗓门越说越大,说到最后的那一句时,几乎就是吼出来的。 民众们心头的火顿时腾地一下冒了起来。 三义镇的外人都知道要去打抱不平,怎么咱们平安县的事儿,反倒大家都忍气吞声了这么多年? “走!去给张老汉撑腰!” “去县衙!” “走!” 想起黄家平时在县上作威作福的行径,一众乡民此时早已怒火上涌。 被热血冲昏的头脑越聚越多。 竟是将小半个平安县的人都裹挟到了县衙的门口。 听见人潮汹涌的冷怀逸,低头轻轻勾了勾嘴角,这才抬腿跨进了县衙的大门。 第(2/3)页